资讯

无线充电将成为分布式能源补给新方式

发布时间: 2015-03-31 10:03:40    来源: 能源评论
字体:

[摘要]通过分布式能源补给的方式,采用无线充电技术为电动汽车充电,既可以大量减少充电站、充电桩的建设,也可以通过车联网将电动汽车车辆鉴权、充电计费、电费支付等全部整合在一起,使电动汽车充电像手机上网一样便捷。

 

  2014年年底,“大功率无线充电技术”项目首次进入我国“863计划”新能源汽车项目指南,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期。分布式能源指在用户端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通过分布式能源补给的方式,采用无线充电技术为电动汽车充电,既可以大量减少充电站、充电桩的建设,也可以通过车联网将电动汽车车辆鉴权、充电计费、电费支付等全部整合在一起,使电动汽车充电像手机上网一样便捷。

  充电≠加油

  当前,电动汽车推广正面临着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发展困境:一方面,电动汽车市场保有量不足,充电设施建设因难以获利而遇冷;另一方面,充电设施缺乏和分布不均,又降低了民众对电动汽车的购买热情,电动汽车销售市场难以打开。

  之所以会陷入这种尴尬境地,是因为目前电动汽车推广思路深陷传统燃油汽车发展的定式思维。为了保障燃油汽车的燃料补给,需要石油公司定点建设加油站,并配置大量加油机器和工作人员。按照同样的思路,为了保证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就需要建设大量的充电站、充电桩或换电站,配置足够的持证工作人员来为电动汽车充、换电。

  但是,这是最佳的电动汽车电能补给方式吗?汽油和柴油不是到处都有的东西,所以才需要定点建设加油站来为燃油汽车提供补给;但是现代社会,电能几乎无处不在。既然如此,我们又何须动用大量的资源来建设数量庞大的充换电站来为电动汽车充电呢?

  不妨做个比喻,现代电网很像人体的血管系统,都有主干网络与末梢网络。在人体内,最终为各组织提供养料的,是分布在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而非动脉或静脉等主干血管。同样,直接为千家万户提供电能的并非电网主干系统,而是为数众多的配电线路。现在,为了实现电动汽车集中充换电,需要把电网的主干系统直接延伸到终端系统,这其实是完全不必要的,因为电网的终端配电线路完全可以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日常生活中的车辆,尤其是私家车,绝大部分时间处于停驰状态。而现代社会,凡是停车的地方几乎都有电网覆盖。如果能够突破定式思维,开发完善的分布式充电系统,充分利用电动汽车非运行时段对其进行充电,将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电动汽车推广的瓶颈问题。

  无线充电:分布式能源补给

  建设电动汽车分布式充电系统,无线充电方式无疑是最佳选择。

  从建设成本角度考虑,无线充电系统相比于充换电站系统具有明显优势。其一,建设充换电站需要大量占用土地,而无线充电系统可以在现有停车位上原地加装,或埋于地下,或安置在车位旁的绿化带里,基本不占用额外的土地资源;其二,无线充电系统造价更低,建设周期也大为缩短。利用现有技术,安装一套无线充电装置的费用大概在3万元左右,普通消费大众完全可以承受;安装周期在30天左右,远远低于充换电站的建设周期。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