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系统在运营成本上也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对于普通燃油汽车,百公里耗油成本在60元以上,石油公司可以从这笔油费中抽出一部分作为加油站的运营与管理费用;但是电动汽车百公里耗电成本只有10~15元,扣除发电成本,再从这笔电费中挤出充换电站的运维费用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哪怕有线充电系统建设成本降为零,它的运行也是不可持续的。而无线充电系统可以实现停车自动充电,无需配备额外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指导,运维成本大幅降低。
从用户体验角度来说,无线充电系统更加便捷、安全、清洁。无线充电技术取消了充电过程中的金属介质,这是革命性的变化。借助智能操作系统,无线充电系统可以实现远程遥控充电甚至自动充电,为使用者带来更加便捷的用户体验。另外,无线充电过程中没有触点,没有机械运动,没有损失,在安全性与可靠性方面都有质的提高。有线充电桩一般配置高压线路,具有一定危险性。2014年,在台风高峰期,深圳市全市电动汽车都不得不停驰,原因在于狂风暴雨导致有线充电过程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而无线充电系统对环境的耐受力非常强,雨水以及粉尘等对充电过程不会造成任何干扰。
此外,无线充电技术的推广有助于电动汽车的轻量化,降低电动汽车生产成本。近10年来,电池密度并没有显著提升,为了保证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需要安装庞大的电池装置,不仅挤占了汽车内部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动汽车生产成本。如果无线充电技术能够实现大规模推广应用,续航能力将不再是一个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降低电池容量与体积将成为可能。
与车联网无缝对接
无线充电技术在诸如手机等小型电器上的应用已经有一段时间,当前的技术研发也主要集中于小型电器领域,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初始阶段。原因在于无线充电技术商用化的技术壁垒非常高,主要需要解决充电功率、充电效率和充电距离三方面问题。
研究显示,目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整体效率可达90%。大功率无线充电技术主要有电磁感应、磁共振和微波三种模式,当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是采用电磁感应模式。目前,全球范围内能够提供完整的商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解决方案的只有少数几家公司,包括中国中兴通讯公司、德国Conductix Wampfer公司、美国Qualcomm公司与Evatran公司等。早在2014年1月份,英国交通运输部就宣布试运营全球首条采用无线充电技术的电动公交大巴路线。在我国,第一条无线充电公交商用示范线也已于2014年9月份在湖北襄阳诞生。如果这些示范项目能够长时间成功运行,将极大地推动未来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模式的普及。而无线充电作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或许可以提供一种分布式充电系统的跨界探索,为推广电动汽车发展提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