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固态电池:颠覆性的电池技术

发布时间: 2015-03-31 11:09:59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

[摘要]自锂电池诞生以来,一直都使用液态电解质,易燃且安全性低。与之相比,固态电池更为安全,即使将电池劈成两半或放在高温环境,电池也仍能继续工作,同时电池能量密度也有大幅提升,可达到目前锂电池的两倍。

 

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

  自锂电池诞生以来,一直都使用液态电解质,易燃且安全性低。与之相比,固态电池更为安全,即使将电池劈成两半或放在高温环境,电池也仍能继续工作,同时电池能量密度也有大幅提升,可达到目前锂电池的两倍。因此在移动终端、智能设备、电动汽车、机器人等方面大有可为。

  3月中旬,真空吸尘器的发明者、英国戴森公司(Dyson)创始人詹姆斯·戴森将其首笔1500万美元的投资投向了固态电池公司Sakti3,后者是一家成立于2007年的电池创业公司。

  据戴森表示,Sakti3目前研发出的固态电池将拥有1100WH/L的能量密度。不仅是戴森,在过去的几年里,这家名为Sakti3的公司还收到过来自通用等多家企业的投资。

  液态电池续航遇瓶颈

  从1991年索尼公司将含有液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带入电子设备的应用至今,液态锂电池已经成为目前最为成熟、使用最广泛的技术路线之一,但在詹姆斯·戴森看来,“如今的电池技术已经遇到一定的瓶颈”。

  比如还没上市的AppleWatch就被吐槽。12.8万元的“土豪”价背后,被大众认为最应提升的电池续航并没有大幅突破,仅有18个小时。“这价格这续航,只能说买的就是情怀……”网友如是表示,“用买辆车的价格去买块表,醉了,而且每天都要充电哦。”

  其实,不仅是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家居,以及此前风靡一时的新能源车新秀特斯拉(Tesla),都正因电池续航的瓶颈而遭受质疑。近两三年来,从硅谷走出来的车坛新秀Tesla可谓出尽风头。时尚大气的外形设计、科技感十足的内饰,而其不烧油、零排放的优势更被认作为未来汽车行业的出路之一。但短短一年多时间,特斯拉已经从人人膜拜的神坛上走了下来。虽说其外形够拉风,环保概念也够时尚,但即便续航里程达到了无车能及的500KM,电池电量一旦耗尽,也还真是寸步难行。可是,Tesla创始人及CEO马斯克也很无辜,电池续航里程不足是业界都无法解决的首要难题,再说在所有的新能源车中,特斯拉在续航里程上已经是冠军了。

  或许,如今阻碍电子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不是产品本身技术,而是电池续航里程的提升。那么,为什么不能让液态锂电池的续航里程更长?

  国内某新能源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电池续航里程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池储能能力即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要提高电池的单位能量密度,一是提高工作电压,二是提高电极材料的能量密度。当工作电压只能在固定区域内,要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只能依靠对电极材料的能量密度提升。也就是说,锂电池的发展遵循“一代材料,一代电池”的规律。现有锂电池正极材料一般有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等,而负极材料一般为石墨、硬/软碳、钛酸锂以及合金负极材料,这些材料的可挖掘空间已经并不大。

  也就是说,要大幅提升锂电池的续航里程,除非在电极材料上能找到新的替代品。

  固态电池的创新可能

  不过,既然液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暂未能获得大幅提升,那么,有别的更具优势的电池技术可以替代它吗?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