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固态电池:颠覆性的电池技术

发布时间: 2015-03-31 11:09:59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

[摘要]自锂电池诞生以来,一直都使用液态电解质,易燃且安全性低。与之相比,固态电池更为安全,即使将电池劈成两半或放在高温环境,电池也仍能继续工作,同时电池能量密度也有大幅提升,可达到目前锂电池的两倍。

  “开发新技术不会是一个无阻碍的路径。我需要一个水晶球才能预测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所有挑战。英国人有句话叫‘stickyourneckontheline’,就是硬着头皮去尝试一些新的和不同的东西。如果成功就太好了,但如果失败,你已经在过程中学习,可以再继续直到成功。”詹姆斯·戴森如此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评说他在这次投资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

  此前,丰田曾经表示,希望到2020年,能在新能源车上应用固态电池技术。但丰田并没有将这一技术作为未来新能源的唯一出路,就在此前不久,它对外发布了首款量产的氢燃料电池汽车。

  “固态电池可能是未来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但也许不是最好的。”上述新能源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包括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铝空气电池、镁电池在理念上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最终,要看哪种路线发展更快、更接地气。”所谓接地气,就是在商业化的规模和成本方面都能达到完美的平衡点。首先,使用的材料必须不能是高成本且稀有的。其次,要在各个行业和领域都有实现大规模应用的可能。

  或许,现在最具考验的地方在于价格。据记者了解,液态锂电池的成本大约在200~300美元/千瓦时,如果使用现有技术制造足以为智能手机供电的固态电池,其成本会达到1.5万美元,而足以为汽车供电的固态电池成本更是达到令人咋舌的9000万美元。

  Sastry表示,固态电池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生产效率低下。按照Sastry的规划,Sakti3最终将会把电池的成本降低至100美元/千瓦时,不过,她并没有给出最终的时间。

  从理论的提出时间来看,固态电池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多年来,研发上的进展并没有想象那么快速。韩国三星的一位技术人员认为,即便Sakti3最终能做到成本上的降低,电池从实验室到最终的量产也需要不短的时间。正如液态锂电池,在上世纪70年代,相关的理念和实验认证就在齐头并进地推进,但真正大规模的使用,已经是20世纪末了。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