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表现亮眼,新能源汽车产销高速增长
经过2014年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技术有很大的提升,加上大量投资的累积、利好政策的落地、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这些综合因素的累积效应在2015年开始显现,使得新能源汽车行业在2015年有一个亮丽的开局。
201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的业绩表现格外亮眼,远超市场预期,因此再次燃起市场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热情。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生产27271辆,销售26581辆,同比分别增长2.9倍和2.8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113辆和15405辆,同比分别增长3.8倍和3.7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158辆和11176辆,同比增长均为2.1倍。
在政府大力推动之下,政策红利有望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增长,并且由之前的政策驱动转型政策与业绩的双重驱动。如果说2014年是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元年,那么2015年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之年。
新能源汽车发展关键因素
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之下,新能源汽车将迎来立体发展的机会,业内人士认为配套设施建设与产业链加速发展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驱动因素。
充换电站与充电桩建设
“充电难”是私人部门购买新能源汽车最大的担忧,也是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截至2014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保有量已经接近12万辆,但建成的充电桩仅有约3万个,北京市2011年电动汽车与充电桩比例为1:1,该比例2013年为2:1,2014年为3:1,充电桩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中的“短板”,该问题也得到了国家与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便明确要求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制定充电设施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鼓励公共单位加快内部停车场充电设备建设,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等领域。今年两会,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工信部将从今年开始,逐渐加大对各试点城市的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支持力度,并在博鳌论坛期间,强调“关键是要把充电设备加快建立起来”。
《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去年底完成第一稿,规划以到2020年实现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为预判,总体设想充换电站数量达到1.2万个,充电桩达到450万个。而国家层面的充电设施建设补贴最快将于本月出台,补贴办法的出台将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充电桩建设领域,此外,强制要求新建小区安装充电设施,成立充电设施基金以带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等政策都将带动充电桩的快速发展。技术上,充电效率必将随研发能力的提高而进一步提高,而充电桩地图查询APP的推广、充电O2O平台的建设,“路灯+充电”等一系列的创新技术与模式,都将极大程度的提高充电便利性。
随着充电设备数量的不断扩张、技术的不断升级,“充电难”问题将不再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限制,一旦充电等配套设施得以匹配,将极大程度的刺激私人部门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政策与内生转型需求驱动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
各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都是在国家产业政策的保驾护航之中实现,上文分析过的国家政策已经涵盖了研发、消费和配套设施建设等相关环节,此外,各地也通过积极组件产业园区、产业联盟等,来支持车企、院校与科研单位共同研发与生产新能源汽车,如北汽、北京公交集团、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的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上海市经信委、嘉定区与上汽打造的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基地,长安汽车领衔的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广州市以广汽集团为龙头,建设番禹区、白云区、增城市、花都区四大核心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等。
国家产业政策极大的鼓励了车企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生产与销售;而另一方面,企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也存在自身述求。由于资源、环境的限制,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油车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而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车联网、智能交通是现阶段设想的汽车行业发展蓝图,最先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企业将在新的时代浪潮中脱颖而出,如特斯拉、比亚迪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在汽车行业占得一席之地;此外,根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8.36万辆和224.06万辆,同比增长3.7%和3.3%,增幅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5.5和5.9个百分点,而同期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长2.8倍和3倍,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企业行业新的增长点,产销量有望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