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电动公交“着火” 再次拉响新能源汽车安全警报

发布时间: 2015-04-28 15:41:37    来源: 电池中国网综合    作者: 木兰
字体:

[摘要]我国推广新能源汽车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电动大巴的一把火,带动各界重新聚焦新能源汽车安全,也给逐渐升温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再次拉响安全警报。

 

  4月26日下午18时许,深圳一辆五洲龙电动大巴在充电时发生燃烧,据判断动力电池发生了爆炸,最终这辆大巴被烧成骨架,目前,事故已经处理完毕,没有人员伤亡。

  据了解,该电动大巴车内的蓄电池组先冒烟,但盖子无法打开,后来起火燃烧,火势很快蔓延到整辆车,当地消防队出动了5辆消防车将火扑灭,但车辆已经完全烧毁。在车前半部燃烧过程中,还发生了爆炸,有物体拖着蓝色烟雾向外迸出,据判断,是动力电池燃烧后发生了爆炸。

  我国推广新能源汽车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充电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动力电池续航能力不足,电池的安全问题等。电动大巴的一把火,带动各界重新聚焦新能源汽车安全,也给逐渐升温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再次拉响安全警报。

  电池一致性需加强

  尽管此次着火事件还没有明确定性,但业内专家表示,事故原因“脱离不了电池一致性的范畴”。首先,电池的单体一致性,一个电池组内一块电池的质量不过关就会影响整个电池组的效率和安全。再者,电子控制系统和电池组的配套。

  在电控系统和电池组的配套方面,国内很多企业做的都不到位。“通常情况下,电控系统和电池组供应是分离的,两方面供应商关心的都是自己产品的性能,相互之间的信息是不透明的。”东风扬子江汽车(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高级工程师雷洪钧表示,将二者匹配起来实际上是车厂的工作,而车厂对两方面工艺、技术、相关参数的了解可能都很有限。车厂通过筛选,采购的电控系统和电池组可能都是品质可靠的,但如何将二者高效的匹配是难题,一旦匹配出问题,势必会埋下安全隐患。

  针对以上情况,雷洪钧建议,相关供应商应该将电控系统和电池系统捆绑在一起,组成一个总成单元去销售。而且,出于实际安全考虑,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标准对这方面做强制要求。“目前,国内有电池系统方面的标准,也有电控系统方面的标准,但将二者捆绑匹配的标准还存在空白。”

  政策应以技术为前提

  除池一致性之外,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存在着政策指标与实际技术水平脱节,且各部门制定的标准差异大。

  目前,四部委联合推出的新能源客车的指标为,一次充电续航150公里。在汽车动力电池比能量、比功率已定的前提下,要满足更高的续航里程,可行的方法就是改变客车结构,通过实现客车车身的轻量化以搭载更多的电池。这么做或可提高客车的续航里程,但弊端同样明显。在成本要求下,客车实现轻量化不太可能采用高新材料,现实中更大的可能性就是简配,由此带来的就是安全性的损失。

  对公交公司而言,希望车辆有更高的续航里程,还要尽可能的缩短充电时间。但需要指出的是,要实现快充,就需要更高电流的电缆,对电流导体就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由此也可能发生起火等安全隐患。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