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放弃核能的德国,计划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到35%,并在2050年提高到80%。
这一政策目标为储能技术企业提供了广阔市场前景,它们纷纷设立实验室或示范性项目,一边累积实际数据以进行技术储备,一边用软件模拟效果说服潜在的客户,从而成为可再生能源的缓冲器。
以Younicos为例,它在柏林Adlershof科学园的实验室里,配备了1组1MW/6MWh的纳硫电池、1组200kW/200kWh的锂离子电池、1组兆瓦级的智能交频器、 1个可接入天气数据的能源管理设备、1台1MW的柴油发电机、1个14公里的中压配电网,以及风能光伏发电器与能源消费者的模拟器。
通过这个实验室里的设备组合,Younicos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模拟出实时的发电与用电情况,从而设计商业模式。
他们坚信自己的电池管理能力和交频器设备量可以帮助电网实现100%的可再生能源并网。
此外,大型电池储能提供商还在开发包括租赁在内的新商业模式。在这个模式下,一个小区分散化的剩余发电量可以集中储存到一个电池中,从而给终端用户提供电力服务。这个概念目前正在曼海姆等地进行测试。SolVer、Strombank、adstec等公司正涉足这种小区储存市场。
除了调频市场,调峰市场亦被资本市场看好。
传统的储能技术用抽水的方式,利用剩余的电量将水抽至高位蓄存,并在用电时利用水的势能发电。根据美国能源部2013年12月发布的报告,美国的电网储电装机容量为24.6GW,约占发电量的2.3%,其中95%为抽水蓄能。
然而,风投涌动的美国市场在储能法案与公私联营项目的推动下,电池储能市场发展十分迅猛。在非抽水蓄能的1.2GW装机容量中,有26%为电池储能,约为304MW装机容量。
相比之下,国际电池储能市场发展水平则明显滞后。
根据2013年6月的彭博储能市场观察报告,意大利电池储能的装机目标容量为75MW,日本为30MW,韩国为154MW。
而美国市场与技术的突飞猛进,正拉动其他工业国的电池储能发展。以Younicos为例,这家发源于德国的企业,在2014年兼并了美国电池储能技术公司Xtreme Power,从而获得了后者在夏威夷的兆瓦级储能管理经验,和在得克萨斯的36兆瓦级风电储存智能电网管理经验。
补贴转向家庭储能
在金融危机前全球光伏产能激增,与金融危机后光伏市场需求量降低的双重推动下,德国从2009年开始,家庭屋顶太阳能发电价格直线下降。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推算,以缅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地区为例,家庭屋顶太阳能发电在2011年初实现“电网平价”,即:家庭太阳能发电价格与家庭电网购电价格持平。
当时,居民电价约为0.25欧元/千瓦时。考虑到光照时间和家庭用电时间错开,德国居民的家庭发电量仅占用电量的30%,其余用度需从电网购买。但由于德国采取了包括提前废止核电在内的一系列能源转型举措,德国电价持续上涨。
与此同时,德国的并网补贴自2009年后也大幅减少。以装机容量30kW的居民屋顶项目为例,并网补贴价格从2004年0.57欧元/千瓦时的历史高位,一路降低到2014年的0.12欧元/千瓦时。这使得居民一方面要面对持续增长的购电电费,一方面要面对持续走低的自发电并网补贴。
幸运的是,由于电池技术的突破,以及电池生产出现规模经济效益,电池价格亦大幅跳水。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今年发布的数据显示,电池价格自2011年至今已降低50%,并有望在2020年相较今天再降低50%以上。
并网电价补贴逐步淡出的德国,开始将补贴政策转向对电池储能系统的补贴。
2013年5月,德国政府通过政策性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对家用太阳能电池储能系统进行补贴。
KfW截至2015年的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4年,德国光伏发电电池储能系统装机数量增长率超过50%,并在2015年4月达到1万余套。目前,德国家庭光伏发电装机数量有150万套。
欧盟委员会估计,如果家庭光伏发电系统的峰值功率为1.5kWp,储电时间2小时,即3千瓦时的电池,可将自产光伏电量占家庭耗电量的比重,从原先的30%提高到45%到75%。因此,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预计,2016年家庭光伏发电与电池储能系统将达到“电池平价”,即:光伏发电费用加电池储能系统的成本价与居民购电价格持平,约为0.32欧元/千瓦时。
德国、意大利之外的其他欧盟国家,在实现“电网平价”后,也纷纷采取淡出并网补贴的政策。
分析公司IHS在2014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家庭光伏发电电池储能装机容量,将从2014年的90MW增长至2018年的900MW,其主要增长市场为德国、意大利与英国。电动汽车领军者特斯拉也在2015年4月,推出7千瓦时与10千瓦时两个版本的低成本家用电池产品Powerwall。
欧盟委员会在2015年7月发布的报告亦显示,这种鼓励家用光伏储能设备的政策,也有助于提高电动汽车的使用率。来自移动储能市场和固定储能市场的双向利好,使得电池价格降低与电池工厂投资相互促进。特斯拉亦在2015年3月宣布,在美国内华达州建立电池工厂Gigafactory。预计2020年建成时,其年电池产量将达到35GWh。
除了居民光伏电池储能市场,一些公司也开始瞄准工厂这一类耗电大户。通用电气公司(GE)在柏林的混合电站是用电池和储热设备两种储能介质,对热电联产和光伏发电两种发电模式进行优化,从而调节自己工厂的峰谷用电。目前,这套设备仍在测试阶段,尚未完成一个年度生产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