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中国网 4月14日 北京讯 杨志廷】4月14日上午,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的“ESIE2021第十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储能产业界的专家学者、行业机构和企业代表,共同围绕储能产业在技术研发、成本控制、模式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展开交流、探讨。

峰会现场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王振宇、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创始人/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俞振华先后致辞。致辞嘉宾分别从储能产业的重要作用与未来发展、目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全球储能产业发展状况等多方面,介绍了目前储能产业的最新动态。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从新能源动力系统、新能源电力系统、智慧新能源系统三方面,向与会代表分享了其对碳达峰、碳中和和实现路径的思考。欧阳明高表示,未来车网互动的智慧新能源系统需要在发电侧(调峰调频和安全备用,提供电网灵活性)、输配电网(降低电网投资,提高电网利用率)、用户侧(减少电网、分布式资源消纳,提高可靠性)三方面努力。欧阳明高还强调了电动汽车入网的重要特征:单体容量小、总体数量多;时空灵活性高;响应速度快;可预测性高等。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国平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国平,从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公司支持储能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促进储能发展的建议四个方面向与会代表作了详细介绍,突出强调了目前需要解决的电网安全运行、新能源高效利用等问题。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研究员陈海生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研究员陈海生,详细分析了储能技术在碳中和目标下的战略地位和贡献。他指出,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深刻的能源和工业革命,将对经济社会生活带来深远影响,而储能是实现“双碳”目标和能源革命的关键支撑技术。储能技术和产业的发展,需要从战略和全局角度给予支持,推动其发展。

宁德时代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储能事业部总裁谭立斌
宁德时代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储能事业部总裁谭立斌,介绍了宁德时代在碳中和背景下对储能的贡献和发展路径。谭立斌重点向与会代表分享了包括锂电性能提升、储能应用多场景融合创新等多种电化学储能降本路径,同时还给出了储能产业“过渡发展阶段”的发展建议,包括推动构建新型储能电力系统、完善电力能源调峰体系、纳入应急体系、鼓励分布式电源应用等。

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四雄
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四雄,重点介绍了碳中和全景下储能发展的新目标和新机遇,并指出了储能在用户侧、发电侧等方面的突出作用。此外,他还预测中国储能市场将在十四五期间成为全球最大储能市场。

索英电气董事长王仕城
索英电气董事长王仕城,就规模化储能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中的应用做了详细分析,并重点介绍了索英电气在储能产业方面的探索历程。王仕城表示,规模化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刚需;新型电力系统中,提升规模化储能占比是必然趋势。

比亚迪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尹韶文
比亚迪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尹韶文,重点介绍了比亚迪在储能领域的战略布局:一个核心产品平台——BTD Cube,两个创新发力点——安全和全生命周期成本。尹韶文指出,相较于传统风冷系统,比亚迪的创新液冷系统在系统空间、辅助损耗降低、旋转部件数量、系统内电芯温度差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而BTD Cube T28也是国内首个完成系统级UL9540A测试的产品。
峰会期间,主办方还举办了第五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颁奖活动。

峰会现场
本届峰会为期三天,在接下来的会议中,还将有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带来“碳中和目标下储能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路径”、“储能新技术、新设计与新市场”、“储能前沿技术大会”等多场精彩的主题论坛。电池中国网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