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储能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在头部企业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的同时,产业洗牌也在向纵深推进。
今年年初“136号文”明确叫停强制配储,并多次释放“反内卷”信号,储能行业前景一度被严重看淡。但从年中公布的各项数据,以及国家和地方层面出台的多项鼓励“按需”、“合理”配储政策看,储能业正释放出结构性成长空间。
01
H1新型储能新增13GW/32GWh
同比增长超62%
7月31日,国家能源局首次公开发布《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该报告研究了国际新型储能发展形势,全面梳理了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发展情况,并对2025年新型储能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还介绍了2025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的最新进展。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全球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约180GW,较2023年年底增长约98%,新增装机规模约90GW。其中,我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73.76GW/168GWh,累计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40%。
此外,我国2024年全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42.37GW/101GWh,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较2023年底增加约0.2小时,“十四五”以来储能时长呈上升趋势。
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约21GW/54GWh,同比增长超62%。国家能源局表示,2025年将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扎实开展“十五五”新型储能实施方案研究编制,做好新型储能技术创新攻关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统筹工作。
02
储能业迈入“强制安全时代”
在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储能安全标准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8月1日,中国首部储能用锂电池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GB 44240-2024)正式实施,明确设定了从电池的设计与制造、运输与安装,到运维及回收等全链条安全“硬门槛”。
该项新规被业界称为“储能安全底线”,以23项严苛测试为行业划定了生存红线。据行业估算,仅“浅刺测试”一项就可能淘汰近三成送检产品,这意味着低质产能将加速出清,行业洗牌进入“加速期”。
此外,热失控扩散测试同样是新国标的核心***之一。新国标规定,当电池组系统中的一个电芯单元发生热失控后,必须确保在长达24小时内,热量不会扩散至相邻单元导致连锁反应,且系统外部不得出现火焰,外壳不能破裂。
这一测试将安全考量从单个电芯提升到整个系统层面,确保储能系统在部分电芯发生热失控时,具备足够的安全防护能力,将热失控限制在局部范围内,避免事故的大规模扩大,保障储能系统的整体安全。
据悉,前段时间多家储能头部企业扎堆“烧舱”,包括远景储能、瑞浦兰钧、海辰储能、阳光电源、阿特斯等企业,纷纷进行系统级大规模火烧测试,正是为了验证和展示其满足甚至超越此项标准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首批通过认证的企业名单已揭晓:远景动力、宁德时代、瑞浦兰钧、海辰储能、中创新航、鹏辉能源、楚能新能源、中汽新能、德赛电池、赣锋锂电、南都电源等15家企业、21款产品已通过认证,未来相信还会有更多具备实力的优质企业通过产品验证。而过去主要依赖“低价+减配”策略抢占市场的企业,则将面临更严峻的淘汰危机。
03
行业“马太效应”持续增强
洗牌进入“加速期”
近两年,储能行业“内卷”加剧,“价格战”愈演愈烈,洗牌加速蔓延,市场份额不断向头部厂商集中。
行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储能系统中标均价仅为0.48元/Wh,降幅近30%。以近期中国能建25GWh储能系统集采开标的信息看,0.37元/Wh的最低报价再次刷新几个月前0.398元/Wh的纪录,低价内卷的态势仍在持续。
有业内专家指出,市场价格的下跌远超技术降本的振幅,目前市场均价已低于成本价,全行业面临普遍亏损。在储能行业降本已进入深水区的当下,叠加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已难以支撑惯性下滑的市场报价。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落地,那些单纯靠“低价”换市场的中小企业,甚至连投标资格都将丧失,安全冗余不足的企业需重新设计产品,低质产能将加速出清。有相关预测指出,今年年底前或将有30%的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局,这场“安全大考”将进一步加速市场份额向技术型龙头企业集中。
整体来看,2025年或将是中国储能产业的“转折年”: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从年初的“136号文”明确储能商业化路径,到政府工作报告首提“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以及国家发改委剑指低价倾销,再到日前最严国标落地实施……储能业逐渐从“低价内卷”的竞争模式,转向更安全、更可靠的“长期价值竞争”的新阶段。
2025年11月,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和电池中国网联合主办的“第十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5)”【点此查看会议介绍】将在上海召开,峰会以“全球供应链‘区域化’新时代”为主题。
峰会期间,主办方设置了“先进电池创新发展论坛”,将邀请来自国内外顶尖的电池技术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为参会代表们分享他们在全固态电池、富锂锰基电池、大圆柱电池、航空电池、快充动力电池系统设计、电池新材料研发、电池检测、电池智造设备迭代等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