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场消息,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峰飞航空凯瑞鸥,实现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
据悉,此次试飞由中国海油联合中信海直、峰飞航空共同实施。执飞机型“凯瑞鸥”,已获得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单机适航证。
该架eVTOL装载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等物资,从深圳的陆地起降点起飞,经过58分钟的跨海飞行,最终降落在距离深圳海岸线150公里的惠州19-3平台,完成运输任务。
资料显示,“凯瑞鸥”采用复合翼构型,最大起飞重量2吨(其中,最大载重400公斤),适用航程200公里,最高速度200公里/小时。
“针对南海海域高盐雾、高湿度、强阵风的环境特点和海上平台有限的起降空间,‘凯瑞鸥’顺利完成了包括垂直起降、悬停、远距离跨海飞行等关键测试科目,验证了大型eVTOL在海洋石油工业作业场景下的技术可行性和运行可靠性。”峰飞航空高级副总裁谢嘉表示。
从电池角度看,eVTOL在南海跨海运输,面临多重挑战,这要求其配套的电池,具备以下多种特性:
一是高能量密度、高功率,电池需满足整机2吨起飞,航程达200公里的要求。
二是盐雾防护,电池需通过防腐设计和特殊处理,以抵御海洋环境侵蚀。
三是热管理优化,以保障高负载跨海飞行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较船舶/直升机,eVTOL更经济、快捷、环保、舒适,且适应有限起降空间。此次试飞,表明我国在重载电动航空及电池技术上实现突破,为海上物流提供了新范式。
目前,宁德时代、孚能科技、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瑞浦兰钧、欣旺达等众多电池企业,均已深度布局该领域,并与eVTOL企业形成密切合作。
2025年11月,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和电池中国网联合主办的“第十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5)”【点此查看会议介绍】,将在中国?上海召开。
其中,在“航空电池技术交流论坛”上,主办方将邀请国内外航空电池产业链企业主要负责人/电池研发负责人、业界专家和行业机构代表,就航空电池全新技术及应用进展等进行深度研讨、交流。敬请关注,欢迎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