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超威集团总裁杨新新要把电池做到极致

发布时间: 2014-07-08 15:42:02    来源: 浙江在线
字体:

[摘要]超威集团总裁,1966年生。喜欢书法和跑步,儿子骑车上学他陪伴,每天要跑5公里。要把电池做到极致,做让国人自豪的产品,成为让人尊敬的企业。


  联手德国电池世家
  攻关最严苛的环保标准
  
2012年9月,杨新新到欧洲考察电池厂。
  由于严苛的环保标准,2013年欧洲轻型轿车中40%采用了启停系统,到2019年这个比例将达到90%;美国也有类似的强制标准。
  “安装启停系统的汽车,车子每一次停下来,发动机就停下来,减少尾气排放21%,减少用油量15%,这肯定是趋势。”美国江森、艾克塞德、德国MOLL这些电池业巨头,也都在研发启停电池技术,超威自然也瞄准了这个领域。
  一个月的欧洲之行,杨新新看了5家电池厂、3个装备厂。
  在欧洲,德国MOLL的电池覆盖了80%以上的车系,已经给宝马、保时捷、奔驰供应了70年;而且在启停电池技术方面,也是顶尖水平。
  杨新新也一直在关注MOLL,但当时,MOLL已经跟国内另外一家企业在商谈合作事宜。从欧洲回国后不久,杨新新听说这次合作没有谈下来,赶紧联系自己在德国的朋友,请他帮忙先跟MOLL商谈。
  没想到,合作出乎意料的顺利。
  今年3月,德国MOLL的现任总裁Moll-Moehrstedt女士飞到中国、听说超威的创始人周老先生和杨老太太(杨新新的父母)都是有40年工龄的老专家,很激动。她父亲,MOLL电池的创始人,也是一位老专家,这让她对超威有了好感。
  “企业合作,也讲缘分的。”今年4月超威就跟MOLL谈妥了650万欧元的框架投资协议。
  为了庆祝这次合作,Moll-Moehrstedt女士还给杨新新带来一件礼物:MOLL生产的电池模型,但里面装的是各种果酒。
  目前,超威正在德国、奥地利、英国等地购买设备,MOLL将跟超威合作,在中国投资启停电池生产线,预计2016年这条生产线就可以投入使用。
  新能源+电动车
  未来可贩卖的生活方式
  1985年,中国第一辆电动车面市;2005年前后,电动车已经占据了从大学校园到乡间小路的广大区域。
  “以前,电动车是一种低成本的代步工具,现在,它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杨新新看来,当一种产业跟生活方式纠缠在一起时,它的生命周期肯定不会短,尤其在中国这个13亿人口的大市场。
  2010年7月超威在香港上市之后,杨新新对这种独特性有了新的认识。“路演时我们做了充分准备,财务、销售状况等资料准备了一大摞,但是他们问的却是:你们的产品消费人群在哪里?这个产品有未来吗?
  怎么说服这些香港投资者呢?
  “我们这么解释:带排气管的是摩托,不带排气管、不烧油的是电动车了,他们好像有些明白了。”杨新新打了个比方,就像《舌尖上的中国》,衣食住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产品如果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它肯定有未来。
  “金融危机后三年,我们销售额翻了4倍多。”他打开电脑,调出数据,超威的目标是成为全球动力电池第一大供应商。
  “不过,这个行业也开始进入产能过剩阶段。”杨新新严肃起来,“产能和市场需求,比较理想的比例是1.2:1,到1.5倍就要出问题,现在已经达到2.6倍。”
  2.6倍是什么概念?工厂只要开工一个季度,就能满足市场全年的需求。
  超威怎么应对?
  只有一个办法,成为新能源领域的佼佼者。做铅蓄电池起家的超威,2005年就成立了自己的锂电池研究事业部,“我们想清楚了两点:一是做企业的责任,要走大路;二是专业专注,把电池做到极致。”
  “正道无形水映天”。杨新新不但要走大路,还要走得有意境。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