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政策给力 电动汽车“快跑”

发布时间: 2014-07-23 16:10:44    来源: 和讯网
字体:

[摘要]近段时间,免征三类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扩大政府机关购买新能源汽车比例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搅热了整个电动汽车市场。一直以来,在政策的引导下,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建设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布局充换电网络,引入社会投资参与充换电设施建设,促进了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化解“里程焦虑”,电动汽车能跑得更远
  前不久,北京通州首个私人申请安装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在马驹桥新海南里小区落户。车主李先生去年9月买了一辆电动汽车,由于自住楼层高,一直在亲戚家临时充电。了解到可以到供电公司报装私人充电桩的消息后,他当即决定去试试,提交申请后充电桩很快就装好了。
  国内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正在加紧推进。记者从国家电网公司2014年年中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国家电网公司在供区内新建充换电站100座、充电桩3308个,建成北京、上海、杭州电动汽车互动服务平台。
  在北京,国网北京电力已规划建设5公里半径充电圈,2014年年内将完成1000个公用充电桩的布局建设,加速高速公路服务区、P+R停车场、桥下空间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等公共充电设施建设。
  在上海,《上海市中心城区公共充电设施2013~2015年建设行动计划》去年3月就已发布,这一计划规划了最终实现中心城区每5平方公里一处快充点,郊区每10平方公里一处快充点的公共充电网络建设目标。
  那么,更长途的行驶呢?北京市科委有关负责人曾表示,今年,北京市将在7条高速公路建立公共充电桩。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建成京沪高速、青银高速共8对服务区16座电动汽车快充站。京沪高速公路泰安新泰服务区快速充电站也于7月10日建成,标志着国家电网公司城际互联快充网络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技术】还需不断探索汽车电池技术
  解决电池寿命问题、提升电动汽车整体技术水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国产电动汽车在包括电池在内的技术上还需不断探索,建立“跨界”深度联盟是个办法。
  “最担心电池寿命问题”
  在广大潜在消费群体中,看好电动汽车却迟迟没有行动的占很大比例。“现在还没出手是因为还有些顾虑,一是充电问题,这个问题相关部门已经在解决了,相信只是时间的问题;二是电池技术问题,也是我最担心的,电池容量会不会随着充电次数的增多而有所衰减?它的使用寿命有多长?”电动汽车资深“发烧友”小刘对记者说。
  “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关键在电池,我国电动汽车产业还需加强对电池的研发、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在接受《亮报》记者采访时说。
  清华大学化学院教授、资深电池专家邱新平也认为:“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但目前的电池质量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邱新平解释说,我国电动汽车电池的寿命,包括循环使用寿命及使用年限还不够长;其次,因电子、微芯片技术的限制,我们还不能独立制作智能电池管理芯片,因此,我国还不掌握电池组结构及电池智能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
  “目前,国内的电动汽车电池都是外购成熟芯片,芯片技术非常重要,会影响电池的安全性和寿命。国外大公司不可能把相关的管理策略和参数告诉我们。”邱新平说。
  建立深度联盟,突破核心技术
  解决电池寿命问题、提升电动汽车整体技术水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今年5月,由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产业界的官员、学者、企业家参与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大会成立。大会被业内解读为我国电动汽车领域跨学科、行业、部门、所有制的,非官方和非营利性的政策和学术研究机构,是国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第三方智库。
  “建立创新联盟,由多家企业、研究机构组成创新团队集中攻关,是加快我国电动车产业化、提升技术的高效的途径。”邱新平表示。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万鑫铭也认为,突破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要构建技术创新的倒逼机制,要积极引导组建相关产业联盟,鼓励产学研资源凝聚,加强国际合作,拓宽科技研发途径。“相关部门应引导行业技术创新,让市场选择技术路线,走"依托市场,面向发展"的道路,对同类技术需统一补贴标准,允许百家争鸣。”万鑫铭说。
  邱新平介绍,创新联盟的概念在国外一直存在。如早期研发燃料电池汽车,当时美国、德国、日本等大型车业就建立了创新联盟,对燃料在电池电动汽车中的共性技术、相关标准进行集体攻关,并共享技术成果。“就在今年1月,由几家车企共同投资了一家动力电池研究院,这对我国电动汽车电池的研发非常重要,是推进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破冰的一次尝试。”邱新平说。
  网友“huachen0008”说,目前,从手机移动电源降价的趋势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电池的成本也正在降低。如果能出现革命性的创新储能电池,燃油汽车的使命就终结了。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