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对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供应、行业健康发展、用车环境等因素的考虑,新能源车型对于公务用车市场和包括公务员在内的个人/家庭用车市场,都是一个重要的开拓方向。”广汽乘用车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早在4年前广汽乘用车在新能源车方面就开始部署、研究,今后在新能源车方面将持续投入巨资进行开发。广汽今年将在广州试运行800辆新能源车,明年还会提升数量。
此外,像比亚迪、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都有着自己独有的技术,这或许能在该市场上获得新一轮的发展。
而在目前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础充电设施上,《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也作了明确规定:充电接口与新能源汽车数量比例不低于1:1。尽管如此,但目前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上,地方保护的存在仍然是一大亟待解决的难题。
“对于这问题,企业方面是无能为力的,地方保护难题的解决主要靠政府。”张志勇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尽管这项新能源汽车的采购政策是好的,但后续还是要看政府的执行力度,因为地方保护的存在,市场竞争就不会太充分。
“我们在密切关注各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积极争取进入当地的采购目录,希望能在公务车市场取得较大的突破。”上述北汽新能源负责人称。
国务院办公厅于7月21日印发的一份名为《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让中国车企看到了希望。在该份文件中,国家相关部门提出了六大项近30条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具体措施,其中新能源地方目录和检测标准的破除成为了最大的亮点。这同时也意味着,此前被排除在北京地方补贴之外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如比亚迪秦、上汽荣威550plug-in等,也将在政策层面获得准入。
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在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用车的同时又加大了纯电动车的采购比例,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会否是鼓励领导出行都乘坐纯电动车,而这一举动亦势必会加大新能源汽车对私人消费市场的示范作用。
公务车改革进程表
1994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明确要求:“部长级和省长级干部按一人一辆配备专车;现职副部长级和副省长级干部,保证工作用车和相对固定用车。”
1997年
广东省首开中国公车改革试点
1998年9月
国家体改委制定《中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启动部分中央机关车改试点,同时,浙江、江苏、湖南、重庆等省市的部分地区也启动车改试点。
2004年
中国印发《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编制和配备标准的规定》。同年,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湖北、黑龙江等20多个省(区、市),以及国家审计署、国家宗教局等4个中央国家机关进行了公车改革试点。
2005年
杭州、北京等地公车改革相继搁浅。
2010年
公务车改革被列入国务院廉政工作计划,全国先后有14个省份的部分县市实行了公车改革试点。
2011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中央和国家机关一般公务用车编制按每20人不超过1辆”以及“一般公务用车配备排气量1.8升(含)以下、价格18万元以内”。
2013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提出“取消一般公务用车”。
2014年7月13日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公布了《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方案指出,至2016年,中央国家机关以及纳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的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0%,以后逐年提高。
2014年7月16日
《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和《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中国公车改革全面推开。
2014年年底前
中央和国家机关
2015年年底前
地方党政机关
2018年之前
全面完成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