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浅谈锂离子电池组不一致性

发布时间: 2014-11-11 10:12:44    来源: 新能源Leander
字体:

[摘要]由于同一类型、规格的电池在电压、内阻、容量等方面的参数值存在差别,使其在电动汽车上使用时,性能指标往往达不到单体电池的原有水平,严重影响其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本文通过对电池组内不一致性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了生产、配组、使用、维护等过程提出弥补不一致性的措施。

  4)电池热管理

  电池使用过程中,内阻、电池布置方式等因素的差异,会在充放电过程出现自身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差异,这样会直接导致其输出性能的差异。电池热管理作用为:

  将电池组的工作温度保持在电池最优的工作温度范围之内。

  保证电池之间温度条件的一致,从而确保电池使用参数的一致性。(电池在不同温度状态的寿命不同,温度每升高10℃其退化速度就增加一倍)

  5)控制策略

  在能量管理方面,输出功率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减小电池放电深度。锂离子电池在深度放电条件下的一致性变差,电池组的寿命也会减少。

  尽量防止电池深放电的同时,避免电池的过充电。系统内具备了均衡电路后可以防止个别电池的过充电,适当降低充电终止电压,可延长电池组的循环寿命。

  6)其他使用过程

  日常维护过程中,对测量中容量偏低电池进行单独维护性充电,使其性能恢复。

  间隔一定时间对电池组进行小电流维护性充电,促进电池组自身的均衡和性能恢复。

  使用环境方面,保证电池组良好的使用环境一致,减小振动,避免水、尘土等污染电池极柱。

  此项内容,一般很难运用在车上,要用的也需要电池系统和整车控制器来实现。

  结论:提高蓄电池的一致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电池的设计、生产、质量控制、应用、维护等多方面共同考虑。本文对电池一致性定义和不一致性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对电池不一致性分布进行分析,提出不一致性分布遵循正态分布理论,并提出了在制造、配组、使用、维护等过程防止不一致性扩大的几项措施。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