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华田实地走访的同时,张睿已从成都市环保局了解到了重要信息。
成都市环保局工业处处长吴清南介绍,“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被封存在壳体内,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直接影响。但废铅酸蓄电池在回收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硫酸以及铅、锑等重金属,会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等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而且铅酸电池中的重金属都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也可能造成危害。”
根据成都市环保局的统计,依靠市场自主行为,旧电池的回收率只有50%-60%。剩下的旧电池哪儿去了?对此张睿非常关心,认为成都市应出台相应政策,以推动旧电池的规范化回收。
无独有偶,今年1月1日,《成都市电动自行车产品目录管理办法》与成都市最严“电马儿条例”同步实施,首次对电瓶车旧电池回收提出要求,“进入产品目录的电动自行车品牌,都承诺了要回收电池。和以前自愿回收不同,我们要求生产厂家和经销网点必须强制性回收废旧电池,力争到2017年,电动自行车废旧电池回收率不低于85%。”吴清南说。
根据成都市人大此前的调研,成都市电马儿保有量超过400万辆,其中“超标车”占很大比例。电马儿的电池平均重量为12-15公斤,这样一来,成都市三年后或将有总重量约五六万吨的旧电池需要处理。
代表建议
现金补贴推动电马儿旧电池有效回收
通过调研,甘华田和张睿看到,《成都市电动自行车产品目录管理办法》已经给旧电池回收开了个好头。
在此基础上,两人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现在的旧电池回收率只有50%-60%,要提升至85%,难度不小。”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他们觉得关键是把好生产商和经销商这两道关,“通过现金补贴,更优惠的以旧换新等形式,鼓励市民把旧电池送回销售网点,而不是被非正规的废品收购点截留。”
此外,甘华田和张睿还建议,对电动自行车生产商也应该有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生产厂商在电池生产与使用上突破创新,推动其积极参与到规范化的回收中,实现资源再利用的同时,保护环境不受破坏。”
建铅再生工厂本地规范“消化”旧电池
在调研中,甘华田和张睿了解到,由于四川缺乏相应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无法对铅酸电池进行有效的回收处理,目前我省回收后的电瓶车旧电池,都是集中起来后,进行一番“长途跋涉”,运送到安徽、贵州等地,由有资质的铅再生工厂进行回收处理。
甘华田和张睿建议,四川应该建设电动自行车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中心,由专业处理机构统一对全省的旧电池进行终端回收处置。更重要的是,两人建议四川建设本地的铅再生工厂,回收的旧电池不用再运到外省处理,以便全产业链都能接受职能部门的有效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