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作为汽车消费大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关乎到民生、环保、能源等重要方面。近几年来,新能源汽车成为全国两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而今年两会前夕,全民对雾霾问题的关注更是为新能源汽车添了一把火。
华泰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研究员徐彪称环保是唯一跨年度战略看好的方向,国泰君安亦在研报中强调大趋势已来,重申环保是2015年其非常看好的主题投资机会之一。在公众和市场都对节能环保议题寄予厚望的大环境下,海通证券首推新能源汽车板块,认为环保是治标,新能源是治本,市场对于整个新能源板块的热情已经得到催化,从股价弹性来看,电动车>光伏>风电。
从2012年的不足1万辆,到2013年的两万辆,再到2014年的7.4万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不过,在中国2300万辆的汽车总销量中,7.4万辆微乎其微。粗略估算,若要实现2020年保有量500万辆的目标,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增长率要保持近100%的水平。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任重道远,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市场真的会在2015年迎来全面爆发吗?新能源汽车概念还能火热多久?这些都是投资者不得不关心的问题。
政策依赖明显用车环境有待提升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有明显的政策依赖性,这一点在2014年下半年表现得尤为突出,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新能源汽车免收购置税政策出台后,2014年9-12月的平均月产量超过了1.3万辆,而1-8月的平均月产量只有不足4千辆。
用户对于充电设施的担忧是现如今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工信部部长苗圩在3月5日的表态增加了市场的信心,他提出要从今年开始,加大对充电设施力度的基础建设,也希望各级试点的政策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让消费者买得着车,用得着电。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汽车工业工程公司副总经理柳崇禧为今年的两会带来了《关于加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应用的提案》。他建议,应加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来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应用,包括支持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传统电力供应央企加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中石化、中石油等传统汽车能源供应央企参与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应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法规保障其权益,加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补贴力度,减免税收。
纯电动为未来大方向混合动力是否绕不开
目前,国家重点扶持纯电动汽车,但业内也存在质疑的观念,认为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混合动力是绕不过去的一条路。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科力远董事长钟发平和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均提出了大力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经过深混和插混技术,最终过渡到电动汽车或燃料电池汽车。
但综合分析中国的能源结构和国外发展现状,混合动力车型迎来爆发性发展机遇的可能性并不大,坚持走纯电动的路线才是我国既定的国策和长期的战略。中国如果学习日本走混合动力路线,根本绕不开技术专利的壁垒,从源头上就会受制于人,难以实现独立发展。而纯电动路线中国与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虽然仍存在很多技术和市场的问题,但比亚迪、江淮、上汽等自主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始逐渐打开地方保护主义的藩篱,中国的纯电动汽车发展正在慢慢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