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不仅在制造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其发展与经济、环境、社会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怪大佬们老调反复弹,治堵、新能源车是中国汽车发展的永恒话题。今年两会,有关汽车的话题再度成为热点,随着这些话题的展开,将给中国汽车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新能源汽车关乎国家战略
在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了汽车业相关的内容。其中,他强调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支持发展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同时,继续化解过剩产能,钢铁、水泥等15个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年度任务如期完成。并加强雾霾治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指标超额完成,以及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在重点区域内重点城市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汽车行业所处的制造业,在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坚持有保有压,化解过剩产能,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着力在一些关键领域抢占先机、取得突破。这无疑对于当前汽车业实施的创新、兼并重组以及与信息化的跨界合作产生巨大的促进。
此外,针对车企在内的中国汽车近年来竞相“出海”的趋势,李克强总理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表示推动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以及汽车、飞机、电子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促进冶金、建材等产业对外投资。
虽然中国连续多年蝉联全球产销第一宝座,但随着汽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其带来了众多的社会问题也逐渐凸显。如何解决问题确保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在今年两会上,来自全国数十名的汽车产业的代表委员,带来了各自的提案议案,为汽车产业下一步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治理城市拥堵 改善城市生活
首先,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形成了与城市道路承载能力的矛盾。为了缓解交通拥堵,目前,上海、北京、广州、杭州、贵阳、天津、深圳等城市已先后出台限行和限购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