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上升,汽车限购限行与治堵管理已成为业内外热议的话题,对此,作为一个非汽车行业人士,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了《关于尽快取消汽车限购限行的建议》。宗庆后认为,汽车限购限行对治堵治标不治本,车牌拍卖动辄数万元,不仅增加了民众的生活负担,还抑制了内需,建议尽快取消汽车限购限行政策,通过多修立交桥高架桥、提高交通智能化管理等来改善交通拥堵。
不过,部分两会代表认为,汽车限行和限购政策虽拥有简单、便利、易操作、见效快等特点,但对“治堵”在短期效应结束后,其持续治理效果并不乐观,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建议,通过完善城市规划和道路交通相关法制配套法制规范,指导城市建设和道路交通硬件设施建设,科学分配城市资源。同时,加强城市交通综合治理的决策协同和保障机制,加大对智能化交通的研发投入和广泛应用,充分利用智能交通系统,实现道路资源的高效利用。并且,创新交通管理组织模式,成立组织多部门协同运作的交通综合管理办公室,建立多部门联手整治交通秩序的长效机制。
促进和完善出租车体制改革
同时,在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力量正在推动着汽车附带行业的发展,包括出租车行业。为此,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再度建议推动出租车体制改革。
“出租车行业亟待进行体制上的改革,改革的方向应是破除垄断,实行完全市场化。只有这样,普通老百姓才有可能真正告别打车难。”李书福表示,要将出租车配置彻底交还给市场,直接向符合准入的一线司机开放出租车经营权,绕过“坐收渔利”的出租车公司,通过向政府交纳一定的运营管理费用和公共资源占有费用,直接向市民提供出租车服务。通过充分竞争盘活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出租车行业改革的呼声,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表示,出租车改革已经进入重要阶段,先后进行了三轮论证,初步指导意见已有大体轮廓,改革意见最快有望于今年上半年出台。
而在全国工商联向大会递交的提案中也指出,出租车行业的种种矛盾均缘于“数量管制”制度,出租车牌照是行政特许下的行业垄断资源。因此,工商联建议应尽快废除出租车专营制度,让出租车行业回归市场经济的轨道。
规范“专车 ”健康发展
而在呼吁深化出租车改革之外,打车软件与专车的规范性管理也成为各大委员的热议话题。对此,上海市政协委员屠海鸣认为,“专车”运营平台如果招募无营运资质的私家车从事营运,只要发现一次,就要面临“平台被封”的处罚,而不仅仅是罚款了事。同时,建议有关部门从法律上对互联网“专车”模式进行界定,出台相应管理规范和运价指导,使之与现有出租车运营形成良性互补,而不是恶性竞争。
针对互联网“专车”模式,全国人大代表蔡继明分析认为这是一种出行方式的创新,在市场经济中,如果取消特许经营,对出租车行业没有任何影响,双方都是平等竞争的。因此,这种新型的业态也是对我们国家传统的出租汽车行业的垄断也是一个极大的冲击。
治理雾霾 力推新能源汽车
此外,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今天,采取何种路径才能更好地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