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环保部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9个城市污染源进行解析,明确了北京、杭州、广州、深圳四地的首要污染来源是机动车。
环保部的权威分析结果,毫无疑问是未来的重点治理方向。降低机动车污染,除了鼓励绿色出行、实施汽车限牌令,更重要的是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对于新能源汽车,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出台了包括购置税减免、价格补贴以及政府公车采购支持等一揽子计划,尤其是在公共交通领域,更是重点扶持和推广。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推动绿色消费。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曾提出,促进绿色消费,推广节能产品,对建设城市停车、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较多的给予奖励。作为绿色消费品的代表,在充电设施等相关配套加速推进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快速发展。
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跨越障碍
尽管消费者有购买意愿,市场潜力巨大,但要把这些潜在的购买意愿转化成看得见的消费,让新能源车驶入普通消费者的家庭,需要逾越两大障碍。
第一个障碍是充电不太方便。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保有量已经接近12万辆,但建成的充电桩仅有3万多个。“若充电不方便,消费者就希望电池的续驶里程能够越长越好,甚至达400至500公里,这对汽车制造企业是一个挑战。如果充电设施健全,驾驶者行驶100至200公里就可以找到地方充电,汽车就不用配置太多电池,厂家负担也随之减轻。”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欧阳明高为此建议,“充电桩的建设应适度超前,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竞争使价格降下来。”
另一个障碍是车型不够丰富。目前市场上已有北汽新能源E150EV、上汽荣威E50、华晨宝马之诺1E、比亚迪E6和腾势、长安逸动EV、东风日产晨风等14款纯电动汽车可享受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单独摇号和市级财政补贴政策。“这14款车与市面上成百上千款的传统燃油车相比,消费者可选择的余地确实不够。”科技部电动汽车特聘专家王秉刚表示,破解新能源汽车推广遭遇困局,车企也要围绕市场需求开发更多优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