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能源汽车 关键问题不能回避
近日,北京首批“路灯充电桩”的改造试点在位于昌平区京密北路上的88盏路灯上进行。更换LED灯后,路灯系统变压器的容量能节省60%,用这部分富余容量加装充电桩,不需要再对路灯的配电网进行增容改造。
此外,试点区域的8个纯电动汽车慢充桩也开展试运行,常规充电时间为四至五个小时。这些充电桩日夜都可以充电,将有效缓解区域内电动出租车和私家车充电需求。
“下一步需要加大市场推广力度,特别是私人购买与租赁。”谈及新能源汽车推广,王秉刚特别强调说。
去年12月18日,国内首个公务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项目在科技部正式运营。对于目前难以盈利的电动汽车租赁而言,分时租赁无疑是一条可以“培育”的盈利模式。
租赁开启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新模式
北京新能源汽车营销副总经理张勇此前也表示,当前还有很多消费者因受不同条件制约,尚没有用车条件,而分时租赁这个模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对于分时租赁而言,无疑是将传统用车的整体时间进行分割,用最少的人使得电动车的租用效率大大提高。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处长李伟利在研讨会上预测,整体示范推广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有积极作用,预计今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销售规模将突破10万辆。
兰州第一辆电动汽车上牌
近日,兰州市国税局为一名购买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纳税人办理了免税手续,该车主成为我市享受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第一人。据了解,这位车主是在北京购买的汽车,在兰州办理上牌手续,此番共获免1.5万余元的车辆购置税。首位新能源汽车车主的出现是否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在兰州市推广的起点?具有经济、环保、调速性能优越等诸多优点的新能源汽车是否能够勾起市民的购买欲?
兰州市场上新能源汽车销量为零,一方面是价格因素,免购置税的金额不算多,购车补贴才是“大头”。这名销售人员说,消费者购车时只需要支付车价扣除补贴数额的部分,但是目前兰州还没有相关的补贴政策,所以价格让人难以接受。由于技术成本等诸多原因,目前国内市面销售的电动车价格普遍较同品牌、同级别车辆高。以江淮“和悦”为例,电动车型“和悦IEV”的厂商指导售价为19万多元,而同级别的汽油型“和悦”最高配置售价仅为9万多元。
为了降低价格壁垒,除了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外,2013年9月财政部、科技部联合下发《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了在2013年-2015年,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继续给予补贴。国家对于进入新能源车目录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给予购车补贴。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采用的是逐年递减的政策,2014年的新能源补贴金额在3.325万-19万元间。按照扣除补贴的价格算下来,购买一辆电动的“和悦IEV”只需大约8万元,价格诱人。但兰州并没有该车型出售。
兰州市场上新能源汽车销量为零,电动车的充电问题是另一方面原因。有固定车位的车主可以申请安装专用的快速充电桩,即使这样,外出充电也很成问题。甘肃泓通的销售人员说,目前只听说段家滩那边建成了一座充电站。
甘肃省首家电动汽车充电站在2010年12月9日竣工,标志着甘肃省的电动汽车配套充电设施建设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但目前这家充电站却大门紧闭,院内仅有一只狼狗“坚守”岗位。当然,既然马路上没有电动车就不需要充电站营业;或许没地方去充电,也就没有人去买电动车。
据了解,为了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2014年7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其中要求各地加快充电设施建设。日前,兰州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兰州市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兰州市要全面完成省上下达的“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目标任务,尤其在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方面,研究制定补助办法,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力争2015年底,全市共建成10座电动车充电站,250台直流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