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中国网

首页   >   资讯   >   独家观察

孚能科技:为老区发展注入锂电“新动能”

2016-12-16 电池中国网

3.jpg

图为孚能科技三期10GWH项目鸟瞰图


  接轨国外领先技术让孚能科技具备了对全球锂电产业的感知力,赣州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激活老区“新经济”的鲜活样本。公司产业创新与技术研发同频共振,凭借精湛工艺和过硬品质赢得信誉,锂电产品在国内外都有很强的竞争力。

  12月14日,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孚能科技”)举行10GWH车用动力锂电池项目开工仪式。厂区系孚能科技三期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预计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00亿元。项目的开工奠基拉开了孚能科技向年产百亿进军的序幕。

  公司产业创新与技术创新同频共振

  作为锂电行业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孚能科技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池、模块及系统的开发、生产及销售。其动力电池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乘用车、电动中巴、电动大巴等多个领域。公司与北汽、江铃等多家车企达成合作协议,目前订单及需求超过100亿元。

  “企业主动与我们合作,不仅看中产品的先进性及领先性,更看重的是我们的持续创新能力。”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介绍说,公司遵循产业发展规律苦练内功,凭借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机制,成为全球生产能量密度最高的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系统公司之一。

  孚能科技在电极材料涂层、高能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等技术上的创新,使其产品拥有诸多优势,电池包重量能量密度高出同行业水平50%-100%;单体电芯在同等重量能量密度领先世界20%的同时,体积能量密度上高出33%;电池续航里程高于同类产品100公里。


图为李克强总理在孚能调研时听取企业负责人介绍


  企业近年来出口订单量保持每年50%-100%的增速,呈现爆发式增长。“公司是新经济,创造的是新供给,满足的是新市场需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该企业考察时给出很高的评价。

  产业发展创新建立在技术创新之上。孚能科技属于智力密集型企业,由两位“千人计划”专家——董事长王瑀、生产副总裁江俊伟领衔发展创业,多名主要技术研发人员具有欧美著名大学的博士学位,公司取得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39项发明专利、30项技术创新奖励。

  为保证核心技术世界领先,孚能科技将成立混合所有制新能源汽车产业平台,优先发展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产业。利用上市融资向上下游产业延伸,生产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纸等,展开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合作,发展整车、储能和军工产业,形成千亿元产业集群。

  凭借精湛工艺消除产品安全隐患

  “从过去做3C电池到后来转做动力锂电池,材料开发、电池设计等,我们都做了系统研究。”王瑀强调,公司始终为客户和投资者负责,始终保持稳健的经营风格。经过几年检验,电池设计、工艺符合汽车行业的标准。近年来,公司销往美国的动力电池,从未发生过因电池自燃引起的事故。


2.jpg

图为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接受《电池中国网》记者采访


  针对动力电池安全问题,王瑀认为,电池能量聚集在一起,须在各种边际条件下保证安全。

  首先电池要设计得相对安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能出现任何事故。在工艺控制方面,要保证在制造过程中电池不能存在安全隐患,防止短路或者使用过程中短路。一旦出现事故,要使其危害性降到最低,甚至不发生类似燃烧爆炸这样非常致命的事故。

  以18650电池为例,有防爆阀,如果产生大量气体,里面的热敏电阻增加,可在热量增加的时候把电流断掉。在电池设计方面,把这些装置进行解除,但电芯内部如果短路,电芯是保护不了的。所以整个生产工艺不能发生短路,不能有毛刺、粉末和铁屑等。

  制造业不可能百分之百不出现问题,但要把风险降到最低。在王瑀看来,电池一旦出现问题,不能马上爆炸,要给客户或者驾驶员预留时间离开车辆,在事故情况下可以安全撤出,要把种种措施做到前面。

  如果整个工艺过程把控不住,动力电池设计不好,确实存在很多安全隐患,阻碍电动车的发展。王瑀指出,我们做过极限测试,在出现燃烧以后,电池包能给用户逃生时间超过10分钟,安全性能很高。

  拥有对全球锂电产业的预先感知力

  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与美国法拉塞斯能源公司开展深入的技术合作。整体来看,公司新能源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占据国内和国外重要市场,独特资本背景和地理位置,使孚能科技具备了对锂电池产业的预先感知能力。

  王瑀透露,国家补贴今年下降20%左右,补贴政策变化所带来的效应由整车企业传导给我们,我们再传导给供应商,对各环节的企业都充满挑战。要渡过寒冬,企业要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承担责任,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弯道超车”。否则企业再怎么杀价抢市场、开发新车型,电池行业做得再好、把价格压得再低,最终都很难受益。

  业内专家预计,2020年左右,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将会发生改变,对外市场或将放开,美、德、韩、日等外企长驱直入。王瑀预计,由于境外动力电池厂家的议价能力很强,我们的车厂没有招架之功,但还是希望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本世纪最大产业革命当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

  为应对未来补贴退坡,孚能科技选择“内部挖潜”,推动技术进步,寻找替代材料。其次,与供应商合作,共同打造战略联盟,共渡难关。

  打造老区发展新经济的鲜活样本

  这家新企业的“惊艳”表现,对于赣州别具意义。孚能科技无疑是赣州“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鲜活样本。

  作为革命老区,赣州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亟需创新发展的变革驱动老区快速振兴。老区人民对新技术、新产业的渴望比其他城市更为迫切,他们意识到必须要发现新的增长点,才能弯道超车。所以,赣州很早就把新能源汽车作为支柱产业发展,十年培殖,使它在适当的时机爆发,带领老区工业飞速发展。

  “政府的鼎力支持和赣州人民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让我们选择落户这里。”王瑀坦言,一直以来,赣州始终对公司的发展愿景非常支持。

  憧憬公司未来发展,预计2018年后,孚能科技有能力每年向市场提供15GWH的先进动力电池系统,在2020-2025年期间,逐步达到30GWH的年产能。目前,公司已列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业发展的重要节点,动力电池作为核心零部件的核心,将迎来不可限量的发展。

(电池中国网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