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等
爆炸: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并伴有巨大的机械能
动力电池系统的电特性:
· 输出电压通常高达300V以上(直流60V以上为非安全电压)
· 存储的能量达到kWh级别(1kWh=3.6MJ)
影响:动力电池系统的电压等级和能量足以造成电击伤亡事故
动力电池系统的化学特性:
· 电池单体中的电解液和系统中的塑料部件是可燃物,金属铝在高温下也会燃烧
· 电池单体中的正负极材料是氧化剂
· 电池单体中的放热副反应会引起温度快速上升,成为火源
影响:动力电池系统具有燃烧发生的一切要素
动力电池系统的机械特性:
· 为了防水防尘,呈空间密闭状态
· 为了经受强烈的机械载荷,壳体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
影响:动力电池系统在发生剧烈燃烧时,有发生爆炸的可能性
2. 电击分析
动力电池系统为非安全电压的直流电系统,所造成的电击危害为人体直流触电。
构成直流触电的基本要素:
· 电压等级超过安全电压标准(直流60V)
· 存储的电荷达到一定能量等级(几百焦耳的电能足以致命)
· 人体与高压直流电的两级构成放电回路
直流触电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带电物体的正负极必须与人体构成放电回路,直流触电的发生概率和危害都小于交流触电,交流触电只要人体接触某一相线,即可在相线、人体和大地之间构成放电回路。
导致动力电池系统发生触电的可能原因:
· 外壳或高压端口的接触防护失效,人体同时接触到两个裸露的电极,构成放电回路
· 正负极与壳体的绝缘都失效,动力电池系统的外壳不同部位带电且电位不等(电位差大于60V),人体同时接触到这两个带电部位,构成放电回路
第一种情况的发生概率和危害要高于第二种情况,如安装、拆卸、维护、充电时均有可能发生,第二种情况一般可以通过等电位的方式来做附加防护。
3. 燃烧和爆炸分析
相对于电击而言,燃烧和爆炸是动力电池系统最为常见的危害表现形式,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
导致动力电池系统发生燃烧或爆炸的可能原因:
· 电芯的放热副反应导致热失控,引燃电解液、隔离膜和其他可燃物质
· 局部连接阻抗过大,导致温度上升,达到着火点温度,引燃动力电池包内部的可燃物质
· 动力电池包外部发生火灾,导致动力电池包温度持续上升,达到着火点温度,引燃内部的可燃物质
针对电动汽车的使用情况而言,第一种情况的发生概率最高,危害最大。电芯的放热副反应导致热失控,是动力电池系统发生燃烧或爆炸的主要原因。